机管局致力避免及尽量减少香港国际机场的发展及营运对自然和生物多样性带来的不良影响。
机场管理局明白我们在香港国际机场及周边的活动可能会影响自然环境,导致动植物栖息地丧失及生物多样性减少。
机管局承诺并有责任避免、减少及减缓已识别及可能对自然的影响,故此我们主动保护及提升机场周边,以及可能受我们的供应链所影响的栖息地与自然环境。
机管局于2016年年底成立改善海洋生态基金及渔业提升基金,注资金额共4亿港元。基金由独立委员会负责管理,旨在提升海洋环境、 生态及渔业资源。
获资助项目主要由大学、研究团体或渔业界组织负责管理及进行。
获资助的项目包括:
新规划的北大屿海岸公园将划作为缓解水域,以缓解三跑道系统项目对海洋生境的影响。面积约2 400公顷的北大屿海岸公园将连接毗邻海岸公园,组成一个面积约4 500公顷的海岸公园区域。相连的保护区将有助保护包括中华白海豚及渔业资源在内的海洋生态,产生积极协同效应。机管局正探讨推行一系列环保措施,以丰富该区的海洋环境,并支持渔业健康发展,以配合日后划定的北大屿海岸公园。
机管局亦在海洋生态及渔业提升策略下,自发在大屿山水域进行多个海洋生态及渔业提升项目。
敷设人工鱼礁先导计划
于2021年,机管局在香港国际机场南跑道以西的海底敷设了100座人工鱼礁,并在第三跑道以北的一段路段铺设了约400公吨的石灰岩,再移植活蚝苗于石灰岩。为期12个月监察计划显示,人工鱼礁及蚝礁均创造了正面的生态效益。与计划开始时相比,蚝礁录得的物种数量较刚开始时增加超过五倍,与海岸线巨石的对照组相比增加了四倍。此外,在人工鱼礁所录得的物种较刚开始敷设时的基准期间增加了五倍。上述发现证明计划能够有效增加生物多样性。机管局现正计划在北大屿山水域扩大措施规模。
第二阶段投放幼鱼
机管局于2019年进行投放幼鱼先导计划,在机场岛以西的人工海堤投放超过8 000条幼鱼。 于投放后,一系列的监察结果显示,在投放地点附近可发现鱼类。
继第一阶段取得成功后,机管局在人工鱼礁试点投放约20 000条幼鱼,以及在大屿山西南面水域投放约100万条虾苗。随后会进行为期六个月的监察,采用声学监察、远程水下影像及水下视觉普查,评估投放成效。
其他自发推行的措施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