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性評估
								介紹						
		       						
				在編製2017/18可持續發展報告時,我們安排以下持份者組別直接參與重要性評估程序,以確定納入本報告的事宜,並按有關事宜的重要性排列次序。
- 員工
 - 機場業務夥伴,包括專營商、特許經營商、零售租戶及航空公司
 - 供應商及承包商
 - 非政府機構及智庫組織
 - 商會及業界組織,以及專業團體
 - 金融機構
 - 學術界
 - 大學生
 
								過程						
		       			
			識別潛在事宜
- 從不同資料來源整合出一份可持續發展事宜總列表。資料來源包括以往可持續發展報告所識別的重要事宜、內部政策及管理報告、媒體意見、行業趨勢,以及GRI報告框架。
 - 識別出40項事宜,並分為四大類:經濟及社會、環境、營運實務,以及人力資源。
 
按事宜重要性排序
- 進行兩次網上意見調查(共收到252份回應,回應率為51%),從持份者或商業角度評估各事宜的重要性,評分準則為1至5分(1分為不重要,5分為極度重要)。
 - 根據意見調查的評分編製重要性矩陣、設定納入重要性矩陣的評分(即4.2分),並按重要性編排一份最重要的可持續發展事宜列表。
 
高級管理層核實
- 機管局管理層檢討重要性矩陣及納入重要性矩陣的評分。
 - 從持份者或商業角度評估,在全部40項事宜中,有25項的整體評分為4.2分或以上,按次序排列為機管局須應對及匯報的最重要可持續發展事宜。
 
								重要性矩陣						
		       			
								重要可持續發展事宜列表						
		       						
				我們按照有關事宜對持份者及業務的重要性,識別出下表所列的40項事宜,並於重要性矩陣中展示,而被列為最重要的25項事宜將以粗體顯示。
- ES7. 基建發展
 - ES4. 交通連繫
 - ES2. 品牌及聲譽
 - ES1. 空運策略
 - ES5. 經濟貢獻
 
- ES3. 社區投資
 - ES6. 財務管理
 - ES10. 支持航空業
 - ES8. 香港國際機場人手短缺
 - ES9. 聯繫本地社區
 
- EN6. 環保設計及施工
 - EN3. 碳及能源
 - EN9. 廢物
 - EN1. 空氣質素
 - EN5. 環境管理
 
- EN7. 物料使用
 - EN8. 噪音
 - EN10. 水資源
 - EN4. 氣候相關風險及影響
 - EN2. 生物多樣性
 
- OP2. 機場安全及保安
 - OP4. 遵守法例及規例
 - OP5. 應變計劃
 - OP3. 機場容量限制
 - OP6. 顧客體驗
 - OP9. 資訊保安
 
- OP7. 設施管理
 - OP10. 創新及科技
 - OP1. 無障礙設施
 - OP8. 人權
 - OP11. 供應鏈管理
 
- PL6. 職業健康及安全
 - PL3. 道德操守
 - PL2. 員工福祉
 - PL4. 聯繫員工
 - PL8. 繼任規劃
 
- PL1. 吸納人才
 - PL5. 員工權益
 - PL7. 人才挽留及流失
 - PL9. 培訓及職業發展
 
								外部評審委員會						
		       						
				我們首次成立外部評審委員會,就下列事宜收集獨立意見:
- 重要性評估過程及已識別的重要事宜;
 - 報告的質素;及
 - 關於可持續發展的傳訊及可持續發展報告的推廣事宜。
 
委員會由五名成員組成:
- BSR高級顧問Mark Devadason
 - 香港中文大學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兼政治與行政學系教授及系主任盧永鴻教授
 - 德勤中國合夥人Hannah Routh
 - 樂施會港澳台項目主管曾迦慧
 - 香港太古集團有限公司可持續發展事務總監馬歌司(Mark Watson)博士
 
委員會召開了兩次會議,以審閱重要性評估過程及報告草擬內容,並就我們的可持續發展表現提供建議。我們在制訂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報告和措施時,會參考委員會提出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