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選項
跳至主內容
跳到頁尾
關閉重要通知
重要通知
打開主選項
重要通知
打開搜尋
關閉搜尋
搜尋網站
查看標記航班
3
關閉標記航班
追蹤航班(最多5班)
未有標記航班
關閉主選項
旅客資訊
關於我們
-
°C
時間:
HKT
重要通知
香港國際機場Facebook專頁
香港國際機場Instagram帳戶
繁
EN
繁
简
A+
A
A+
A++
香港國際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
概覽
機場發展歷程
機場城市
航空貨運
航空後勤服務
香港國際航空學院
翺翔天地
了解機場最新動態。
機場管理局
機場管理局
願景及使命
董事會及管理層
招標通告及其他公告
機場拍攝
刊物
租務
機管局2018/19年報
了解機場最新發展情況。
事業發展
事業發展
簡介
認識我們的員工
培訓計劃
職位空缺
機場職位空缺
加入我們的團隊,發展航空事業。
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
我們的方針
環境
可持續發展報告
綠色機場快訊
2017/18可持續發展報告
闡述機場如何建設可持續發展未來。
社區
社區
積極聯繫
社區投資
EXTRA MILE 里・想高飛
認識香港國際機場的社區投資項目。
傳媒中心
傳媒中心
新聞稿
影像庫
傳媒查詢
飛常日誌
分享機場員工的點滴。
-
°C
HKT
搜尋網站
香港國際機場 - 關於我們
天空下的傳奇
多元發展 力臻完善
開始探索
開始探索
1910~40年代
1950~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1910~40年代
1911
1911年3月18日,比利時飛行家查爾斯.溫德邦駕駛一架名為「沙田精神號」的開放式單引擎費文雙翼機,在沙田一個臨時機場起飛,正式揭開香港動力飛行的第一頁。
(相片提供:吳邦謀)
1910~40年代
1927
啟德機場是香港的前民用機場,其所在位置原計劃發展住宅項目,及後卻因財政困難而終止。香港政府於1927年接管啟德土地,並開始興建機場。
(相片提供:香港民航處)
1910~40年代
1930
啟德機場於1930年正式啟用。
1910~40年代
1936
1936年3月24日,由英國皇室航空公司營運的航班從馬來西亞檳城飛抵香港,這是啟德機場首班商業航班。
(相片提供:香港民航處)
1910~40年代
1942-1945
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啟德機場新建一條全長1 371米的南北向跑道,而原有全長457米的東西向跑道亦延長至相同長度。
(相片提供:香港民航處)
1950~80年代
1955
香港政府通過一份發展總綱計劃,為啟德機場進行大型擴建,包括興建一條新跑道及一座客運大樓。
(相片提供:香港寶嘉)
1950~80年代
1958
1958年,13/31跑道的建造工程竣工。這條西北/東南向的新跑道全長2 529米,而兩條舊跑道隨之關閉。同年,啟德機場正式更名為香港國際機場。
(相片提供:香港民航處)
1950~80年代
1975
1975年,啟德機場跑道進一步延長至3 390米,以應付航機在長途飛行方面的需求。當時13/31跑道被視為全球最具挑戰性的跑道之一。
(相片提供:《南華早報》)
1950~80年代
1989
啟德機場的航空交通量一直急速增長,為應付機場及香港經濟的長遠發展,香港政府宣布在赤鱲角興建新機場的計劃。
(相片提供:《南華早報》)
1990年代
1991
機場核心計劃的建造工程於1991年展開。除了在赤鱲角興建新機場外,這項計劃亦涵蓋其他九項工程,其中包括高速機場鐵路系統、第三條連接港九的海底隧道及東涌新市鎮等。
1990年代
1996
1996年,啟德機場位列世界最繁忙客運機場第三位,其國際貨運量更屬全球之冠。年內,啟德機場處理的旅客及貨物量分別達2 950萬人次及156萬公噸,容量已超出設計上限。
1990年代
1997
1997年2月20日,政府飛行服務隊的雙引擎飛機「超級空中霸王」在赤鱲角新機場南面跑道降落,成為新機場首次飛機着陸。
1990年代
1998
1998年7月6日凌晨約1時20分,啟德機場的跑道燈號熄滅,代表舊機場在運作73年後正式關閉。香港國際機場從啟德遷往赤鱲角的工作徹夜進行。同日上午6時27分,首班商業航班在赤鱲角新機場降落。
(相片提供:吳邦謀)
1990年代
1999
赤鱲角新機場啟用時以單跑道運作,並於1999年5月擴展至雙跑道。兩條跑道均長3 800米、闊60米。
2000年代
2003
海天客運碼頭及相關跨境快船服務啟用,令香港國際機場與珠江三角洲地區建立更緊密連繫。
2000年代
2004
敦豪中亞區樞紐中心在香港國際機場投入運作,進一步鞏固機場在亞洲的速遞樞紐地位。
2000年代
2009
香港國際機場北衛星客運廊啟用。
2010年代
2010
香港國際機場超越孟菲斯國際機場,成為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
2010年代
2011
香港機場管理局公布《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並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公眾諮詢,結果有73%回應者支持機場擴建成為三跑道系統的建議。
2010年代
2013
國泰航空貨運站投入運作,令機場的年貨運能力提升50%。年內,香港國際機場於TTG旅遊大獎選舉中晉身「旅遊名人堂」,是機場十次獲選為「最佳機場」後奪得的殊榮。
2010年代
2015
中場客運大樓投入運作。
2010v
2016
香港國際機場客運量突破7 000萬人次,三跑道系統建造工程亦於2016年8月1日正式啟動。此外,機管局公布SKYCITY航天城計劃,在毗鄰機場的土地興建佔地25公頃的零售、餐飲及娛樂發展項目。
2010年代
2017
於2017年,香港國際機場的貨運及航空郵件總量突破500萬公噸,成為全球首個於一年內處理超過 500 萬公噸貨物及航空郵件的機場。
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於4月開幕,其成立旨在吸引及培育航空人才。
play Video
機場運作 日夜不息
開展無限精采旅程
開始探索
play Video
開拓智能未來
注入創新動力
開始探索
機場快覽
全球第一
貨運機場
72,900,000
每年機場客運量
超過
220
個
全球航點
超過
70
個
「全球最佳機場」獎項
探索機場
機場城市
香港國際機場願景
香港國際航空學院
成就航空業專才
可持續發展
致力成為全球最環保機場之一
建設智能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位居全球領先機場之列,致力採用最新科技,務求將旅客服務及機場運作提升至更高領域。
便捷旅客體驗
嶄新零售體驗
提高運作效率
便捷旅客體驗
嶄新零售體驗
提高運作效率
「我的航班」流動應用程式
香港國際機場的官方流動應用程式提供全面機場資訊,包括實時航班資料及追蹤、室內路向指示、預約停車位及其他服務、公共交通資訊等。
智能登記櫃檯
機場推出流動登記櫃檯,以便旅客更快捷地辦理登記手續。
自助行李託運系統
機場設有自助行李託運櫃檯,讓旅客自行掛上行李標籤,大大縮短行李處理時間。
行李通
當抵港行李即將送抵行李認領帶,「行李通」會透過「我的航班」應用程式發出通知,讓旅客在等候行李時更感輕鬆。
離境易
這項服務採用容貌識別及其他生物特徵技術,有助簡化出境檢查程序。
HKairportshop.com
機場網上商店搜羅各式商品,旅客可選擇在機場提貨,或將貨品送到指定地點。
使用信標技術
機場客運大樓安裝了約10 000個信標發射器,旅客可藉此在機場獲取路向指示,以及接收附近商店食肆的特別推廣資訊。
採用全球衞星定位系統追蹤車輛
機場的車輛追蹤系統利用全球衞星定位技術,實時追蹤禁區內的機動車輛及地勤設備,以助有效調配資源。
手推行李車監察及追蹤系統
機場採用視像分析系統,實時監察手推行李車的供應情況,確保在適當的時間及地點提供行李車,以便旅客使用。
行李搬運機械臂
員工可使用這個靈活方便的行李裝卸工具,安全輕鬆地搬運行李。
航班資料
往來機場的交通服務
聯絡我們
分享到社交平台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電郵給朋友
分享到Whatsapp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Line
分享到Telegram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