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

生物多樣性

中華白海豚

機管局致力避免及盡量減少香港國際機場的發展及營運對自然和生物多樣性帶來的不良影響。

機場管理局明白我們在香港國際機場及周邊的活動可能會影響自然環境,導致動植物棲息地喪失及生物多樣性減少。

機管局承諾並有責任避免、減少及減緩已識別及可能對自然的影響,故此我們主動保護及提升機場周邊,以及可能受我們的供應鏈所影響的棲息地與自然環境。

我們的發展歷程

改善海洋生態及漁業提升策略

香港國際機場位於大嶼山以北,四周有豐富生態環境,並有多種具高生態價值的物種棲息。在三跑道系統擴建工程早期階段,機管局致力制定及推行改善海洋生態及漁業提升策略,並自發地採取一些長期措施。

這項策略包括符合法定要求及自發推行的各項措施,以改善海洋環境,惠及海洋生態(包括中華白海豚),並為漁業提供支援及協助,鼓勵進行具有可持續性能力的漁業作業,當中包括由機管局直接推行的措施,以及由改善海洋生態基金漁業提升基金支持的一系列項目。

珍珠養殖
藍龍蝦
中國鱟

改善海洋生態基金及漁業提升基金

機管局於2016年年底成立改善海洋生態基金及漁業提升基金,注資金額共4億港元。基金由獨立委員會負責管理,旨在提升海洋環境、生態及漁業資源。

獲資助項目主要由大學、研究團體或漁業界組織負責管理及進行。

獲資助的項目包括:

擬議北大嶼海岸公園

擬議北大嶼海岸公園

新規劃的北大嶼海岸公園將劃作為緩解水域,以緩解三跑道系統項目對海洋生境的影響。面積約2 400公頃的北大嶼海岸公園將連接毗鄰海岸公園,組成一個面積約4 500公頃的海岸公園區域。相連的保護區將有助保護包括中華白海豚及漁業資源在內的海洋生態,產生積極協同效應。機管局正探討推行一系列環保措施,以豐富該區的海洋環境,並支持漁業健康發展,以配合日後劃定的北大嶼海岸公園。

敷設人工魚礁先導計劃
敷設貝類礁先導研究

自發推行的提升措施

機管局亦在海洋生態及漁業提升策略下,自發在大嶼山水域進行多個海洋生態及漁業提升項目。

敷設人工魚礁先導計劃

於2021年,機管局在香港國際機場南跑道以西的海底敷設了100座人工魚礁,並在第三跑道以北的一段路段鋪設了約400公噸的石灰岩,再移植活蠔苗於石灰岩。為期12個月監察計劃顯示,人工魚礁及蠔礁均創造了正面的生態效益。與計劃開始時相比,蠔礁錄得的物種數量較剛開始時增加超過五倍,與海岸線巨石的對照組相比增加了四倍。此外,在人工魚礁所錄得的物種較剛開始敷設時的基準期間增加了五倍。上述發現證明計劃能夠有效增加生物多樣性。機管局現正計劃在北大嶼山水域擴大措施規模。

第二階段投放幼魚

機管局於2019年進行投放幼魚先導計劃,在機場島以西的人工海堤投放超過8 000條幼魚。 於投放後,一系列的監察結果顯示,在投放地點附近可發現魚類。

繼第一階段取得成功後,機管局在人工魚礁試點投放約20 000條幼魚,以及在大嶼山西南面水域投放約100萬條蝦苗。隨後會進行為期六個月的監察,採用聲學監察、遠程水下影像及水下視覺普查,評估投放成效。

其他自發推行的措施包括: